Quantcast
Channel: Taiwanese Basketball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9

張宗憲下一步+中華隊未來需面對的改變

$
0
0

在瓊斯盃開打前鬧出的張宗憲條款問題, 到現在瓊斯盃打幾場完全沒表現還受傷, 這次憲哥大概篤定不會被選進12人了

剛剛看了些張宗憲以前影片, 實在是突然為他感到感慨

一個離鄉背井打拼的台灣新星, 怎麼會反而在回台灣後衰事連連

雖然說有一部分是運氣, 但是總感覺他在中華隊裡有個格格不入的感覺, 讓我對他在台灣的未來感到擔憂, 也對中華隊/台灣籃壇未來操作有點想法

張宗憲是台灣現在球員除林志傑外, 我唯一一個看到敢跟人家做強烈的身體碰撞並挑戰上籃的

但是看慣了三分球的大家, 似乎對他攻擊模式很有意見 

張在進攻多元性, 投籃穩定度, 處理球選擇是有很大成長空間

但說真的他能在海外有一席之地, 就有他的過人之處, NCAA D2 MOP不會是拿假的 

 
我覺得與其說他融入不了中華隊現在隊形, 倒不如說教練不會運用他的優勢

歷年來台灣本土教練除許晉哲外, 都非常執著於一種既定的"球風"跟"隊形"

我倒認為現今籃球裡這是需要有很大的彈性的, 

在林志傑退役之後的幾年, 我認為中華隊有必要選個優良的外籍教練來做個改革

不是說本土教練差, 但是多年來對球員的成見, 派系, 還有相似的籃球觀念, 如果還用死板的一套操作, 中華隊會面臨大危機

最少最少, 能像otis一樣激發球員淺力, 讓我們看到一些以為"就是這樣"球員的可能性, 我覺得是一定必要的

 

至於中華隊未來方向, 個人認為這10年來我們一直強調自己身材劣勢跟想仿製韓式快, 準球風,

但看了看, 我們說快不快, 說準也普通, 大部分還是仰賴曾文鼎, 林志傑, 陳信安的個人能力來作配合, 算是很人來瘋

未來的我們沒有渡邊雄太, Kobe Paras這種200公分小前鋒, Blatch, Clarkson這種可遇不可求的歸化球員, 也沒有像南韓這種新生代中鋒群

但是我們有一群美國取經回來的年輕人, 逐漸在開啟的華裔人才, 跟與Davis這種看似球季純樸卻讓球隊實力倍增洋將的合作經驗

我相信其實是有一定的優勢的, 只是一定需要找個對的教頭來打破中華隊習慣的模式

而那些旅美選手帶回來的才華跟觀念, 我也認為是需要張宗憲這個開路先鋒去好好帶領的

以上是些個人淺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9

Trending Articles